栏目分类
发布日期:2025-07-19 04:26 点击次数:57
1957年的一天,刚上任河北省军区司令的王道邦(中将军衔),来到辖区保定军分区视察和参加会议。没想到他到后遭到了一定的冷遇:保定军分区司令站那一动不动,幸好军分区副司令有眼力见,见气氛有些尴尬,连忙上前迎接。
到这还没完,在河北省军区工作多年的副司令孟庆山,介绍军区新司令王道邦时,在场众人纷纷热烈鼓掌,军分区司令依旧不为所动,双手撑着下巴静静看着。知情者都知道军分区司令不是在摆谱,或是有什么意见,而是他就这样的人,对上级领导基本不热情,仅平常视之。
这位这么“牛”的军分区司令,名叫李德才(大校军衔)。李德才资历极老,是根正得不能再正、苗红得不能再红的老革命。他若要见毛主席和几位元帅,基本不会受到阻拦,见面后还会得到一个笑容和一句问候“土佬来啦”。
李德才于1904年出生在江西萍乡一山村,没念过书,从小就跟父母在地里刨食。他27年参加红军游击自卫队,30年被编入黄公略领导的红三军。由于长得魁梧、看起来很有力气,就被安排在机枪连做机枪手。
当时彭德怀率军刚攻打完长沙,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和不计其数的军用物资。所以李德才参军没多久,就收到了一条新式军装裤。
这个新式裤子前面多有一个口子,李德才误以为是方便“拉屎”用的,就将其穿在后面。大家见他这样穿得很奇怪,就问他为啥这样穿,他说方便拉屎,战士们听后笑得直不起腰。
碰巧黄公略路过,跟李德才讲解了一下这个口子的用处:“这是方便小便的,但不是方便拉屎的。”李德才这才恍然大悟,怪不得用起来不太方便呢。他傻笑地挠了挠头,黄公略见状也笑着说了一句:“你个土佬。”
李德才的“土佬”之名不胫而走,全军人都知道了,不喊他名字,就喊他土佬,毛主席、101、聂荣臻、刘伯承也这样。参军没多久,李德才成为红军第一机枪手,并在长征中大放异彩。
大家都知道机枪很重、后坐力很大,因此一般人都把枪放在有托举的地面或防御工事上使用,李德才则不是。他不仅直接端着,而且一端就端两把,这火力可想而知有多猛。用现在的话说,这是兵王啊。
长征中的强渡大渡河,李德才不是“十八勇士”之一,却是为“十八勇士”创造机会的幕后英雄。“十八勇士”强渡大渡河时,李德才端着两把机枪,身后站着两个人(帮忙换弹填弹),死死压制着河对岸的敌军,让其完全不敢露头,成功掩护渡河勇士。
战后,李德才得到军团授予的“模范特等射手”称号。到陕北后,他进入抗大学习过一段时间。抗战初期,李德才是八路军115师营长、团参谋长、副团长,为何建国后仅被授予大校军衔,只当了个军分区司令呢?很多人说这跟他的性格有关,确实有点道理,不过这也是李德才自己的选择。
刚参加红军时,李德才的年龄就很大,当时别人不是叫他“土佬”,就是喊他“老李”。他从不抱怨,更不觉得自己的职级低了。对于过去的很多老战友、老部下,成为自己上级领导的事,他看得也很开,平等心工作和相处。
对于干了十多、二十年农民,又参加革命战争、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二十多年的李德才而言,能活下来还走上干部岗位已经相当幸运了。
建国后,李德才进中南海找过一次毛主席。什么事呢?要水泥修篮球场。毛主席一边大笑,一边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你这个土佬哟。”后来毛主席批的水泥用不完,李德才让人送给附近正在修建房子的学校。
1960年6月25日,李德才病逝。有人说,他这样的资历和性格,应该干纪检工作,不知道大家怎么看。
上一篇:马斯克称Space X今年创收将近160亿美元,业内评估星链收入已超120亿美元
下一篇:没有了